本网讯 11月24日下午,我校副校长董建国教授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创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加快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我校副校长董建国教授(左)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
访谈中,董建国介绍了我校目前的发展情况,并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谈了对产教融合的认识。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校企合作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深化政府(园区)、院校、行业、企业,简称“政校行企”合作,把教学、生产、服务、应用,简称“学产服用”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促进学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谈到学校如何促进产教融合问题时,董建国主要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高效运行;搭建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合作无缝对接;产教深度融合,实现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等三个方面向网友们进行了介绍。
校企合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我校秉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依托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处、二级学院、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科技处等部门,加强与政府(园区)、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出“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学校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为领导决策、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产教合作指导委员会为参谋实施指导,以职能部门为主体实施管理,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实施执行”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共同推进学校校企合作工作。
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依托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加强“政校行企”多方在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上的合作,尤其是把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下移,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
谈到校企合作教学成果时,董建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说,开展校企合作以来,企业参与我校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现代制造技术类、智能控制技术类、汽车技术类三个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全面参与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研究、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共同制定了工程机械、数控技术、汽车、电工电气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构建了以“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汽车技术专业群”为引领,“信息技术专业群”和“工业设计专业群”、“工业经济与贸易专业群”为支撑的 “工”字号特色品牌专业群。“十二五”以来,在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建成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立项了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等省级重点项目18项,建成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学生获巴黎国际发明展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金砖五国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国内技能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51项。
校企合作推动了产教融合步伐不断地加快。董建国说,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我校整合职教集团、装备制造类专业委员会、机械工程学会、模具学会、科研院所、合作企业的资源,通过校地、校校、校所、校企等合作方式,开展专利转化、成果应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教师能力提升工作,组织开展了技能大师进校园、产教人才供需会、智能制造论坛、篮球友谊赛等一系列活动,产教融合能力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中联重科、长丰集团、山河智能、吉利汽车、上海大众、楚天科技等近200余家省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十二五”以来为合作企业输送了近16000名高素质人才。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在职人员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5万人次。目前学校开设有中联班、博世班、地铁班、吉利班、长丰班、大华班、铁建班、亚信班等30多个班级,在校订单班学生人数达600人以上。
访谈期间,湖南教育网和新浪微博上的网友们提问踊跃。互动环节,董建国就网友们关心的我校比较好就业的专业及就业率、即将在我校举行的机械装备制造类人才供需见面会、现代学徒制、卓越工艺师班的开设情况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文/图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