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院教学副院长邱丽芳教授
记者:大家好,欢迎继续关注我院推出的阳光直通车系列访谈。这次我们采访到了我院教学副院长邱丽芳教授,将为大家介绍并答疑大学生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习。
记:有很多考生和家长问,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到底有什么区别?您能为我们简要说明一下吗?
邱: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区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区别,本科院校偏重培养理论型、学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从人才培养方案上来讲也有不同,本科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占到专业课50%以上。三是在就业方面也不同,本科院校培养从事某个学科或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切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记:初入大学,我们普遍都是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我们该如何初步规划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呢?
邱:一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尤其在规划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方面,要做合理的时间安排,如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二是规划学习。大学期间,要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时间,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些相关专业技术或专业领域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三是学会自主学习。自学方式很多,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四是规划生活。按时睡觉、饮食,加强锻炼,强健体魄,为学习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五是培养兴趣。学习之余,要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最后,要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记:我们该如何利用学院的丰富教学资源来满足我们专业外的其他兴趣爱好呢?
邱:首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想要学习本专业以外的其他知识和课程,可以在学院的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平台上查找与自己兴趣爱好相符的课程,并与课程老师沟通,参加相关课程学习。其次,在我们的公共选修课程模块里,每学期都会开设大量的人文、科学、专业技术、礼仪交际、健康养生、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选修课程,并引进了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的网络公共选修课程,为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此外,学校里还有很多的学生社团,如数控协会、电子协会、汽车协会、网络协会、起点音乐协会、英语角、天心阁文学社、书画协会、大学生记者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等,都可以积极参与,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记:我院采取的课程考核方式是什么样的?
邱: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践行“人人成才”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我们的课程考核主要采取形成性过程考核的方式。主要是改变原来以笔试考试作为成绩主要依据的传统考核方式,转向由项目考核、学习过程表现、综合知识测试三个部分综合衡量学生参与学习和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加强过程管理,做到既“考”又“评”。
记:如果学期末成绩不合格,怎么办?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
邱:本着“人人成才”的教育教学理念,按照我院的现行规定,成绩未合格学生,可在下学期开学初参加由学院统一组织的补考,成绩合格将会计入相应课程成绩,如果仍未合格,在毕业前还有一次补考机会。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学期每一门课程的学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在掌握和积累专业技能的同时,顺利取得学分。
记: 现在大学生中都流行这么一句话:“不逃课的学生不一定是好学生。”您对大学生逃课的问题是怎样看待的呢?
邱: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有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因素。要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我觉得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因材施教;另外,还要要求学生必须遵守校规校纪,多途径强化教学管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记:我们现在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今后的工作会不会存在脱节的问题?将来如何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呢?
邱:我院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都采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密。还有很多实训课程,由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或校外生产实训基地完成。很多教学项目都要求学生在真实现场动手实践,这种教师边教、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我们将各种技能考核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技能培训过程相互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每学年组织多种技能竞赛,将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相应课程学习测评成绩,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种对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教学模式下,一般的毕业生都可以很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
记:您认为当今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呢?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呢?
邱:一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我们在平时的课程学习时,要特别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勤动手,重实践,多做实事,在扎实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敬业精神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二是要培养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善于利用时间博览群书,并要珍惜课堂发言、社团活动等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三是要培养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关系到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工作,要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同时,要做到诚实守信。四是要有团队精神。每一个宿舍,每一个班级,每一个社团都是一个团队,进行一些团队活动时,我们要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要有宽容与合作的品质。最后,要保持身心健康,拥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和抗压能力。
记:谢谢邱院长的精彩解答,相信同学们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规划了。
邱:希望我院同学们能拥有充实、美好、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编辑/杨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