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变得更“有意思”
——2022年湖南省中职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培训班培训纪实
作者:廖良 时间:2022-07-02 08:25:44 浏览:
“劳动教育课如何上?”“职业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标准及要求是什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在中职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培训需求调查结果中,这些问题赫然在列。为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方位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及职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参培老师们解疑答惑,不断深化职业学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2022年湖南省中职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培训班在6月26日如期开班,共有50名来自全省48所中职学校的领导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班培训时间为6月26日到7月2日,培训内容包括中职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开发及建设、劳动教育教材开发、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学员学习心得交流等方面,培训过程精彩纷呈,形式多样,成效明显。
有理有实,学习形式多样
6月26日下午,培训班开班仪式顺利举行,我校劳动教育课程负责人张铃娣主持开班仪式,党委副书记陈拥贤作开班动员和培训班第一课讲授。培训班还邀请了我校副校长李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米正华、绍兴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戴智敏、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王利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雷、优秀青年教师张铃娣、向桂珍、廖良,围绕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中职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劳动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等主题,进行深入浅出的理论培训和专题报告。学员们普遍认为,专家老师们的授课内容安排合理、每一堂课都鲜活解渴,他们在理论学习中获得了适用的新知识,理顺了过去在劳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模糊概念,对以后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6月28日上午,培训班学员现场观摩了我校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实训场、校史馆、楚怡职教文化展览馆、思政虚拟实训室和金课课栈,全方位了解我校传承发展楚怡职教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近距离感受我校推进思政课(劳动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力度。6月29日上午,培训班学员来到了隆平水稻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学员有序地在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水稻历史文化陈列厅里,学员们认真了解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稻作文化,在水稻科技厅里,一起探索了稻米未来的发展;在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陈列厅,学员们认真聆听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次实践教学让学员们启迪了开展劳动教育的新思维,真正感受了劳动之美、劳动之乐。
部分专家授课现场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实训场、楚怡职教文化展览馆(校内)及隆平水稻博物馆(校外)实践教学
有道有术,学习内容丰富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不仅有职业教育、劳动教育相关理论性强的专题讲座《伟大的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努力做好经师和人师》等,还有着重方法指导和经验分享的《职教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65英国上市网站官网劳动教育经验分享》、《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如何进行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关于劳动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等,尤其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雷更是给老师们上了一堂以“放开手脚,用劳动点亮精彩人生”为主题的劳动教育示范课,这让学员们亲临课堂,收获颇丰。很多学员表示,这次培训不仅让他们从“道”上循到了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向指南,也让他们在“术”上掌握了方式方法,为他们今后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有情有义,学习效果凸显
本次培训班从一开始班委会成立,到开班会分组初识、培训期间小组研讨、培训后小组成果汇报,整个培训班级氛围融洽,有情有义,学习成效凸显。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学员分小组就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制定和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汇报。学员们精心准备,为本次培训呈现了一场收获满满的成果盛宴。他们普遍认为本次培训主题直指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很有实效,对本次培训的组织和开展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来自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申建凯老师作为优秀学员代表谈了自己培训的收获和感受。他指出本次培训的组织者和授课老师,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课做成了一门日臻完善的课程体系,这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他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继续崇尚劳动创造,乐于平凡,做好一名扎根基层的劳动者。
学员分小组研讨
培训班合影
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是落实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五育并举”理念的重要支撑点。我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2018年我校荣获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中心”荣誉称号,出版新型劳育教材1部,劳动教育的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去年承办的中职劳动教育培训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苏茂芳表示,将不断完善培训方案,着力打造劳动教育培训高质量课堂,为我省培养素质过硬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助力护航。本次培训班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推动我省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真正让劳动教育变得更“有意思”,有成效。